CN

TOP

Phase II Design of Yangpu Riverside Public Space / Da landscape
Three Roads redefines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and promotes a healthier lifestyle
Phase II Design of Yangpu Riverside Public Space / Da landscape
Architect
Category
Project Year
2020
Site Area
67000 m²
Location
Text description provided by the architects

基地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两个轮渡站之间,属于杨浦滨江南段二期,拥有近1.2公里的水岸线。大约一个世纪前,杨浦滨江沿线就已经有了服务于上海的电厂、自来水厂、煤气厂等市政设施,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与纺织和制造相关的工厂,十分繁华。


工业发展持续促进了周边产业相关人口的增加以及大量居住区的建设。随着改革期的产业转型,多数工厂关闭或外迁。但大多数居民们却习惯了熟悉的环境,选择留下,如今杨浦区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社区老龄化趋势也开始显现,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后工业时代遗留下的空置工厂建筑与废弃码头,阻挡了来自周边社区的人们走入江边,也切断了沿江而行的步行动线。另一个大的挑战是防汛体系。基于上海是一个人口超过3000万人的高密度城市,黄浦两岸执行了千年一遇的防汛标准,防汛墙顶部要比周边地坪高出2-3米,导致无法看到江面。


2015年,上海发起了一个三年计划,以实现中心城区黄浦江岸线的全部贯通,创造一个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在杨浦滨江,这一工作由浦江办负责协调,包含土地置换与谈判,规划与导则的编制,以及建设管理。在更早的10年前,设计师团队就已经开始配合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作为最终设计的依据。

滨江漫步道、跑步道与自行车道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两岸的绿道系统,被简称为“三道“。自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的总长恰好相当于一个马拉松赛程。基地是其中的一个端点。三道计划是滨江空间从封闭到开放转变的重要里程碑,继而推动了整个6.7公顷的公园项目。 通过高架的人行天桥或步道,所有断点,如渡轮站,支流河,高桩码头和敏感区等等都被连接,实现了连续的步行动线。

类似上海这样的高密度大城市通常缺少开放空间,更缺少可供户外锻炼的场所。三道重新定义了滨江公共空间,并倡导了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专用颜色喷涂的跑步道和骑行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江边健身。三道沿线设有可供休息、补给与简单医疗的服务驿站,也全程采用了无障碍的坡道设计。从清晨到傍晚,一直有各种年龄段的使用者。

更多的步道从三道延伸至周边的商务区与居住社区,形成了一个便捷的步行交通网络。远期与公交站点、地铁站以及作为水上交通节点的轮渡口的接驳, 杨浦滨江在将来能够服务更远的范围。

所有的高桩码头都被保留并重新利用以避免了不必要的新建工程费用增加以及水域面积的减少。宽阔的尺度与承载力非常适合作为大型活动的场地。10吨级码头起重机完全保留并成为新的视觉焦点。 起重机脚轮的形式应用于长凳设计,放置在河边的保留轨道上。 根据安全要求在码头上设置了栏杆,避开了所有现有的系缆桩。原始混凝土地坪通过抛丸平滑,保留了使用的痕迹,也令步行体验变得更为安全和更舒。整个项目使用的材料包括预制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彩色沥青,而放弃使用天然花岗岩饰面。这些材料最接近旧码头的质地,并带来整体和连续的铺装效果。


基地里最有特色的部分是打捞局,历史上曾是创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如今已不复存在。工厂边界根据历史地图进行了部分重建。企业的大事记在细部设计中以图片、雕刻展现,作为一个室外的展览场所融入公园中。历史并非总以严肃的方式来呈现,在休憩的空间之中以更友好的方式传递给来访者。未来通过扫描景墙或坐凳上的二维码,到访者还可以获取更多的资讯和故事,用科技的方式增加了人和景观的互动。

结合樱花树下阶梯型布置的长凳,高桩码头转变为露天剧场的舞台。江对岸由粮仓改造的艺术馆成为背景。以木和预制混凝土为材料的座位,大部分都面向江面,围绕着优雅的植栽,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空间,让夏日夜晚举办的露天电影和跑步派对充满了吸引力。同时,一条专用于打捞救助局工作的紧急通道,以无障碍坡道形式与露天剧场巧妙整合为一体。高桩码头与陆地间的空隙用钢格栅步道建立了联系,可直接观察到潮汐变化,并听到浪花声。


景观设计师与水利工程师合作,将原来的单一防洪墙改造成两级系统。第一级墙顶部与保留的高桩码头地面高度相同,形成连续的活动空间。第二级墙采用了千年一遇的标准,位置后退了20~30米,完全隐藏在景观覆土和种植地形中。面对江面的6%草坡,可供人们舒适地欣赏黄浦江美丽的城市天际线。新的防汛体系以弹性的方式在减少台风和暴雨威胁的同时,丰富了景观地形的变化。

城市道路与防汛墙之间的绿地设计为雨水花园,减轻了风暴期间市政排水网络的负担,也使得硬混凝土墙不再是负面因素。此外,地埋式的雨水收集装置,为绿地提供了灌溉用水。 林下的架空木栈道和休憩平台节点作为生态教育的空间,可以帮助人们进入并了解海绵城市的意义。

为保证通往江面的视觉通廊,种植设计侧重于上下两个层次。上层主要是乔木,以本土树种为主,可以稳定生长并抵御台风。下层是各种草本植物,飘逸在江风中可以呈现动态景观,也与厚重的工业遗存形成鲜明对比。高桩码头与陆域之间的岸边选用了抛石与芦苇,用于减缓水体对河岸的冲击。

通过耐候钢板塑造的花坛,高桩码头的部分区域被提升为种植空间。设计改变了人们对于大部分工厂码头以硬地为主的映像,将基地的绿化覆盖率从不到5%提升到65%,带来了一个充满绿色的公园体验。

和上海黄浦江边的其他城市地标如外滩、陆家嘴CBD相比,杨浦滨江区段以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著称,沿线历史上曾集中了⼤量的工厂、仓库和码头。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产业配套社区的增加,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拥有1.2公里岸线基地的最大挑战来自汛期洪水的威胁,以及遗留工业带阻断了前往江边的通路。

以景观设计师为主的多学科团队从众多工业遗存中建立了多层级的绿道体系,将防汛墙结合于地形中,并通过步行网络联通周边社区。滨水空间被设定为城市看台,转型为新的吸引点,满足日常使用以及举办重要活动,并且能够欣赏到上海优美的天际线。在开放⾸日迎来了近2万人次的到访者,其中有曾在之前工厂工作过的老人。重振活力的滨⽔区以⼯业遗存与自然公园的共存方式,真正回归于公众。

项目图纸:



项目名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二期设计

设 计 方:上海大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大观景观)+ 原作设计工作室(原作)

设计周期:2015年8月-2016年8月

建造周期:2016年10月-2017年10月

项目主创: 杨晓青

设计团队:张向阳,王骏杰,孙杰,张先之,张燕飞,邹敏,吕文瑛

项目位置:上海市杨浦区安浦路(丹东路-渭南路)

基地面积:67000平方米

摄 影 师:金笑辉

业主单位:杨浦区浦江办/杨浦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总体顾问/概念方案设计:原作设计工作室

景观方案:大观景观

景观深化:上海聚隆绿化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原作设计工作室

道路设计: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水工设计: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车库: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计院

桥梁设计:原作+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总包: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灌溉顾问:上海鼎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漆面顾问:莱恩科创(北京)有限公司(滨江锈)

雨水收集:上海莱多实业有限公司

灯光照明:上海罗曼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屋顶:上海一山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RECKLI/上海鼎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Appreciations towards Da landscape for sharing wonderful work on WaSpeak. Click to see more works!
Published on 2023/11/24
Editor:Lucas Lee
Enter ID in the Search Bar P2780 Direct to the Article <https://www.waspeak.com/index/project/show/path/yang-pu-bin-jiang-gong-gong-kong-jian-er-qi-she-ji-da-landsca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