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华夏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为神州大地做出了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位于绍兴城南会稽山的大禹陵景区是后人学习大禹明德、弘扬大禹精神的明证,而大禹研究院作为大禹陵景区总体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为景区提供了学术研讨及修学培训的场所。与身侧雄浑大气、具有帝王风范的大禹纪念馆不同,大禹研究院采用了传统园林式空间布局,融入更多绍兴当地民居化、宜人尺度的建筑元素。从大禹纪念馆到大禹研究院,帝王与百姓共享天地,天人合一。大禹研究院营造的山水园林式空间所体现的和合文化,正是对大禹精神的重要补充。
大禹研究院建筑主体包括研修教室、会议礼堂、宿舍食堂等,项目整体用地面积为142892.96 ㎡ ,地上面积10500㎡,地下面积3085㎡。研究院充分尊重了自然的山水格局,建筑的朝向与布局,依循轴线,试图与景区整体规划的神道相呼应并顺应纪念馆的脉络,组团布置强调秩序感与轴线感,内部消融于传统园林布局之中。
大禹研究院主入口位于场地东北角,即纪念馆的轴线之上,以巧妙的视觉框景,将大禹纪念馆与远山纳入建筑空间的层次表达之中;西侧靠近城市道路,作为团体住宿的入口,避开了景区流线;南侧为礼仪入口,大门正对着大禹浮雕广场(建设中)中心,实现了景区轴线脉络的完美收尾。
通过游廊串联起礼堂、研修区、住宿区这三部分主体功能,各个单体围合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庭院,穿行其间,步移景易,营造出江南园林的情境与雅趣,最终形成以园林式设计手法融入禹文化元素的静谧研修场所。
建筑的形体塑造基于大禹建夏历史背景与绍兴本土特色,在立面的设计上用建筑化的语言消解其具象表征,抽象提炼传统的形式语言,运用了灰墙、黛瓦、深檐、柱廊等禹文化符号元素,营建新中式建筑聚落,古朴典雅兼具现代气质;屋顶为传统的坡屋顶形式,采用了深色金属瓦来模仿传统筒瓦的肌理;檐口部分层层外挑,状如斗拱,形成厚重、深远之感,也呼应了大禹纪念馆形态的势壮之美。
同时檐口侧面又兼顾排风口的功用,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在门窗体系上遵循750的模数,深色仿木铝板与檐口交相呼应。并在屋脊、柱廊样式以及门头的檐口上吸取了夏朝耒耜、窃曲纹等元素,进行了转译运用。
大禹研究院采用了灰白色的中国黑石材、仿木色铝板及深色的金属瓦屋面,构建出整体的色彩感受,室内的色彩与外部统一,以木色吊顶、白色墙面与深色地面相搭配,再现传统韵味。
大禹研究院在景观庭院设计上也充分考虑环境,恰如其分处理建筑与周边自然山水的关系。与景区内庄重大气的纪念馆相对比,研究院景观设计更强调朴素雅致,精巧细腻,故在此多设置竹子、榆树等植株。内院中营造了一片静水面,树影与屋檐倒映其上,使研修其中的人既能感受远山也能享受园中静谧。
园中利用景墙的布置,分割出几处庭院,配以竹林形成私密幽深的场所氛围。最后在庭院内造境堆土,古典游廊穿插其中,让人领略江南园林自由灵动的气韵同时,深切感受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
▽总平图
▽A区(研修与住宿区)一层平面图
▽A区(研修与住宿区)二层平面图
▽A区(研修与住宿区)剖面图
▽A区(研修与住宿区)立面图
▽B区(报告厅)一层平面图
▽B区(报告厅)二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大禹研究院
项目类型:建筑
建筑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网站:www.uad.com.cn
联络邮箱:uadacrc@163.com
公司所在地:浙江,杭州
项目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会稽山麓大禹陵景区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起迄年月):2019.10-2020.6
建设时间(起迄年月):2020.7-2021.9
用地面积(平方米):142892.96
建筑面积(平方米):13585.04
*视觉信息
摄影师:吴清山
项目参与者
主创建筑师: 胡慧峰
建筑:胡慧峰、吕宁、张宇俊、徐佳、蓝文忠
结构:肖志斌、张杰、金韬、董凯
暖通:杨毅、潘大红、马燕宾
给排水:王靖华、易家松、付佳林
电气:李平、吴旭辉、钱坤
智能化:杨国忠、林华、叶敏捷
装饰:叶坚、余智祥、黄江慧、孙俊
照明:庞笑肖、陆丹雨、肖舒峥、黄春玲、俞子铖
幕墙:白启安、余平、胡粮泽
园林:吴维凌、张雨晨、徐聪花、章驰、徐非同、林腾
园林植物:敖丹丹、黄静宜、何颖、刘晴
园林给排水:徐倩晶、沈海涛、钱晓俊
园林结构:李少华、张沈斌、方俊杰
岩土:徐铨彪、曾凯
舞台:陈涌、池佳贝
市政:周华
委托方: 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
业主: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方: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